«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第二周,第一章:逆向设计

        良好的设计,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获得一些新的技术技能,而是为了以目标及其潜在含义为导向,产生更全面和具体的学习。

        那何为逆向设计呢?逆向设计是"以终为始"的设计,从学习的结果开始的逆向思考。教师在思考如何开展教与学活动之前,先要努力思考学习要到达的目的到底是什么,以及哪些证据能够表明学习达到了目的。我们首先关注预期学习结果,这样才能可能产生适合的教学行为。

        逆向设计分为三个阶段。阶段1:确定预期结果。在阶段1中,我们思考教学目标,查看已发布的内容标准,检验课程预期结果;阶段2:确定合适的评估证据。我们通过相关证据能够证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此来知道学生是否已经达到预期结果;阶段3:设计学习体验和教学。当我们明确了预期结果和评估证据,搞清楚他们意味着什么之后,才能真正做好教学设计的细节_包括教学方法,教学顺序等等。

        逆向设计的模版。阶段1要求教师考虑自己想要学生理解什么 根据问题构建理解框架。阶段2提示教师为预期的理解目标思考多种评估方法以收集证据。阶段3要求列出主要学习活动和课程。

        结合我自身的体育学科,每堂课的设计从预期达到的结果出发,考虑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如何,然后寻找评价依据或评价标准,最后根据前两者的分析,思考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逆向设计与传统的设计上截然不同,逆向设计主要从学生的立场和角度出发,进行课堂设计。在今后教学中,我也会尝试将逆向设计运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