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而写,为何而作。

关于写作

写下这些文字,是因为最近这段时间算是走入了一个写作的误区或者是突然对于写作的这条路感到茫然。

前段时间还能保持公众平台的日更,不管写了什么,从来也没有在意过写下文字的目的,纯当是一种分享。刚开始时也未在意过会遇到多少与自己有共鸣或是相似的人。可是经过一个多月的时间,朋友问我最近码字的速度怎么这么快,阅读量怎么样的时候,我才去关注阅读量这一回事。

作为一个刚入场的写作小白,面对低的阅读量,我该抱以什么样的心情去面对。心里也自然明白阅读量需要一个好的传播渠道,更需要一个优质的内容。我不知道自己的内容写的如何,纯粹是一些自己的经历心得,写的比较浅,关注了一些比较好的个人公众号,发现他们的文字更有吸引力,我从他们发表的第一篇文章开始分析,什么类型的文章阅读量会比较高,素材是从哪里来的,需要多久才能获得一个原创的标签。但是我却发现了一个问题,他们的起点本身就高啊。在其他的平台上早就有累计一批粉丝。

我也关注了一些小号,就是几百的阅读量,可以说那样的文字我也写的出来,可能会更好。

也在一下子自己突然不纠结了。因为我终于意识到自己好像偏离了当初开通个人公众号的初衷了。

其实写作的时间不算短了,从写下的第一篇小说开始也有十来年的光阴了,虽然这些年来写的文字有的被自己撕毁,有的在搬迁的途中遗失,有的因为某些原因变成灰烬,但是他们大部分的都不曾见过天日,我是他们唯一的写者,也是唯一的读者。只有少数的会出现在自己的QQ空间里,QQ好友不多,偶尔也能获得一些评论或是称赞。其实心里已经很满足。

后来开了自己的公众号,好长的一段时间也没有去打理。直到一个朋友告诉我,你写了那么久,是不是该去投下稿试试,或者开个公众号发表一下。

相比投稿,我选择了公众号。也许是时候去分享一下了。哪怕只有一个人认同自己的文字,也就够了,我本来就不是一个心大的人。

我只是喜欢,也只是对于文字,是我唯一坚持的最久的事情,没有哪一件比这个更持久,也没有哪一件比这个让我难以割舍。

就像前段时间一个朋友给我打电话约我出去玩,我当时刚提着十几本书籍上楼。我说要在家看书,周末再说吧。朋友对我说你估计这辈子都离不开书,离不开文字了。然后我说:

至少这一辈子还有一件不会离开的东西,至少是自己能够掌控的东西。

我爱好文字,也曾想过要将它作为一种职业,或者是谋生的工具,可是在文字面前,我想我是没有那种自信的。虽然坚持了这么多年,可始终没有真正的写出自己满意的东西。即使现在做的工作内容也是自己喜欢的,是跟文字打交道的,从另一方面来讲算是用文字在谋生了吧,用文字在赚钱了吧。但是并不快乐,因为写的并不是自己喜欢的。

所以有了公众号,想写一些自己的文字,可是写着写着就茫然了。开始怀疑自己对于文字的热爱到底是怎样的程度,对于自己的写作水平有所质疑,肯定是不足的,可是问自己,那就到此打住吧,就别写了,反正你也写不出什么好的东西了,反正坚持了这么多年,你也没将你写的开诚布公过,反正这才刚开始,与其如此怀疑自己还不如彻底放手。

可是我不能,心里马上否定了自己的那些观点。我无法停止也无法放弃坚持这么久的事情,不管有没有观众,至少我能在文字的海洋里找到快乐,也能找到安全感。

我想起最初写文字的心情。没有什么能比文字更能的表达我自己,就像之前说的那样若你能读懂我的文字,也许你就会慢慢的了解我,懂我。在文字的世界里我能够找到自己,也能找到自由。不用去在乎这个世界发生的一切,我可以写下悲伤,也可以写下美好,我能在这一笔一划中找到一个安静的倾诉地,而它从来都不会遗失,我也不会迷失。

所以不会放弃,也许很烂,很糟糕,但是不管如何我都会写下去,终有一天我会写出令自己满意的文字,在文字里得到孤独的救赎,也能实现自己的小梦想,那便是遇到与自己相似的人。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读书主义 更多精彩等着你! 这个读书方法,可能会颠覆你对读书以往的认知|开卷 或许读书已经成为...
    米米粒粒阅读 34,897评论 9 209
  • Android 自定义View的各种姿势1 Activity的显示之ViewRootImpl详解 Activity...
    passiontim阅读 174,437评论 25 709
  • 活着就是为了点亮生命—鲍俊 人生像一条路,从出生开始,我们一直赶路。不停地走着走着,时而看着远方,时而看着脚下,有...
    右手八只鸭阅读 521评论 0 0
  • 也许是命中注定吧,注定来到上海,来到杨浦,来到复旦。 总是特别关注复旦的学生的各种活动,然后在下班后吃完晚饭去复旦...
    慎慎的刺猬阅读 263评论 2 0
  • 年末收拾旧物,意外的找到了一对耳坠,颜色新亮,式样也非常好看。曾是年少好友相送,一直留存至今,内心一阵感慨,于是我...
    久陪伴阅读 400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