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作风建设的"赶考"新答卷 赢得人民群众"阅卷"高分

党的作风建设是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的生命线,更是连接党心与民心的桥梁。回望百年党史,从延安整风运动涤荡思想尘埃,到新时代中央八项规定涤荡"四风"顽疾,作风建设始终是我们党凝聚人心、铸就伟业的"金色密钥"。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唯有以作风建设新成效书写时代答卷,才能让党的旗帜永远飘扬在人民心间。

一、筑牢思想根基,答好"初心使命卷"

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焦裕禄同志在兰考冒雨查看灾情时,曾用棍子顶着肝部钻疼坚持工作;谷文昌同志为让东山披绿,带着群众在沙滩上一棵棵种下"绿色长城"。这些穿越时空的精神坐标告诉我们:作风建设的根脉深植于理想信念之中。今天,面对"躺平心态""佛系思维"等思想暗礁,必须持续擦亮初心、砥砺使命,把"人民至上"镌刻进每名党员干部的精神图谱。正如脱贫攻坚战中,数百万干部"五天四夜""三天两夜"扎根乡村,用脚步丈量民生温度,这正是思想淬炼结出的作风硕果。

二、强化实干导向,答好"发展惠民卷"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在浙江"最多跑一次"改革的窗口前,在疫情防控的"党员先锋岗"上,在乡村振兴的田间地头,处处可见党员干部把"问题清单"变成"履职清单"的生动实践。作风建设不是"花架子",而是要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中见真章。某地推行"一线工作法",要求干部带着问题沉下去、带着方案浮上来,仅用3个月就化解了200余件历史遗留问题。这种"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作风,正是新时代党群连心桥最坚实的桥墩。

三、健全长效机制,答好"自我革新卷"

作风建设如逆水行舟,一篙松劲退千寻。从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通报的"风腐一体"典型案例,到群众身边"微腐败"的新变种,警示我们纠治"四风"必须常抓不懈、标本兼治。某地创新实施"红黄蓝"作风效能预警机制,通过大数据监测窗口单位办事效率,让"慵懒散拖"无处遁形;某市建立"群众观察员"制度,把作风评判权交还群众,倒逼服务效能提升。这些探索表明,唯有将制度笼子越扎越紧,才能让作风之树常青。

站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起点,作风建设既是"动力源"更是"防火墙"。当每名党员干部都能以"检身若不及"的自觉锤炼作风,以"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担当服务群众,我们党就能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这种双向奔赴的奋斗图景,终将绘就"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壮美画卷。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