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补之 水龙吟·次韵林圣予惜春

问春何苦匆匆,带风伴雨如驰骤(飙车、奔马)(惜春的基调)。幽(隐蔽)葩(花朵)细(弱小)萼(e),小园低槛(jian 门槛)(小小的园子,弱小的花朵),壅(yong)培未就(还没有培土)(早春)。吹尽繁红(晚春),占春长久,不如垂柳。算春常不老,人愁(担心)春花,愁只是、人间有。(体现了达观的态度)

春恨十常八九。忍(哪里忍)轻辜(同辜)、芳醪(lao)(带甜味的酒)经口。那知(哪里知道)自是,桃花结子(桃花落是因为要结子),不因春瘦(消逝)。世上功名,老来风味(风采、风度),春归时候。(对世上功名的旷达认识)纵樽前痛饮,狂歌似旧,情难依旧。(老友情谊深长)

苏门四学士:北宋文学家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和张耒的并称。

百度翻译:

请问春天何苦这样匆匆,夹风带雨好似骏马驰骋。幽幽花朵、细瓣绿萼,在小园的低槛里,还没等人把土培好,就被风吹得满地落红。这百花占有春天的时间,还不如垂柳长久。其实春天周而复始永不老,只是人总爱忧愁春老,这忧愁只有人间才有。

一年中春恨占有十之八九,怎忍心辜负时光不饮美酒。难道不知,桃花凋谢是因自己要结果,并不是因为春去而消瘦。世上功名利禄也是如此,人到了老年之境界,就如春天到了晚暮时候。今天纵使能举杯痛饮,像过去一样狂歌,但心情却不可能依旧。

复习 晏几道 菩萨蛮

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绿。纤指十三弦,细将幽恨传。

当筵秋水慢,玉柱斜飞雁。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

(她拨响音色哀怨的筝,弹奏了如此凄美的一曲,一声声愁绪,仿如碧波荡漾的湘水。她的纤纤玉指,划过十三根筝弦,细腻地传达出内心浓稠的怨恨。

面对宴间宾客,她清澈的目光缓缓流动,筝柱斜列着,仿佛斜行的大雁的行列。当曲调弹响到最哀伤的那一刻,她仿如春山般的两道黛眉,就这样慢慢地低垂了下去。)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