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初阿九
大概女人与女人之间总是多出几分怜惜来。
最近读《张幼仪传》,仿若眼前出现一个优雅的女子,坚强独立,淡定从容。
在那个女人裹小脚的年代,张幼仪是幸运的,她的哥哥们护着她,避免了小幼仪也遭受裹小脚的命运。也许从这个时候开始,幼仪就已经开始对读书习字萌生了兴趣。
幼时的张幼仪接受了先进的教育,但刚满十五岁的张幼仪便嫁给了她的第一任丈夫徐志摩。我之前一直以为徐志摩是有才华的,多情的,可是当我看完张幼仪的一生的时候,我又觉得徐志摩是可悲的,他错过了余生最好的女子。
徐志摩因为反对父母的包办婚姻,对张幼仪是百般厌恶,甚至在看了一眼幼仪的照片之后只说了一声“土包子”便不再过问。
婚后的徐志摩对张幼仪的看法并未有什么改观。张幼仪没有出色的外表,也没有显示出多么的有才华,她像所有传统的妻子一样,孝顺公婆,照顾丈夫的起居。
张幼仪是秀外慧中的类型,她对于丈夫每日的抑郁寡欢看在眼里。于是她帮助徐志摩从新进入学堂。彼时的徐志摩已经有了出国的打算。不久后,徐志摩在未经过任何人的同意出国留洋去了。
我想那时候的张幼仪是非常失望的,或者说一开始就是失望的。哪个女子不想嫁个有情郎?哪个女子不盼着夫唱妇随?只是命运弄人,有缘无分注定要别离。
张幼仪与公婆长子前往德国寻徐志摩,两年后生下二儿子彼得,但不幸,不久后彼得因病夭折,而张幼仪也已经与徐志摩离婚。
我看到这里的时候觉得张幼仪是一个非常果断的人,既然彼此注定走不到一起,不如早早就断了吧!
离婚后的张幼仪一开始在大学教授德语,后又在四哥的帮助下接手上海女子商业银行副总裁,并扭亏为盈,后又创建了云裳服装公司,这使张幼仪的经营能力得到充分的展示。
那个年代的女子接受的还是相夫教子的思想,而张幼仪不仅努力学习西方文化知识,还做好了经营管理。这些对于那个时代的女子来说并不容易。
我一直都很赞同女人拥有自己的事业,在那个年代,张幼仪不仅拥有自己的事业,而且还鼓励女人拥有自己的私房钱。
在这个女性越来越倡导独立自主的年代,我们拥有自己的事业和婚姻的同时,还要行的优雅,坐的端庄。
我印象最深的是徐志摩跟张幼仪提出离婚的时候,张幼仪很快就答应了,她没有那时妇女的一哭二闹三上吊,也没有追问离婚的原因和理由,似乎这一切都是预料之内的。既然在一起不幸福,那就放手好了。
离婚后的张幼仪也很果敢,答应了父亲和哥哥五年内不和其他男人有绯闻传出,就真的做到没有约会,不和别人传绯闻。这其中有怎样的自律生活怕是只有当事人才知道了。
直到后来张幼仪遇到了她的另一半苏季之。
一个女人,经历了这样的婚姻,遇到了这样的丈夫,怕是换做谁都觉得生活没有了奋斗的目标吧!
然而张幼仪没有,离婚后的张幼仪不仅没有消沉寡欢,反而活出了一个新的自我。仿佛离婚后的生活才将张幼仪的才华体现了出来。
人生就是如此,当我们觉得生活很糟糕的时候,其实,它可能只是换了一种方式让我们过的更好。
现在社会的离婚率不断攀升,但不代表生活就如此了,每一个人,在一段婚姻里,既要不断磨合让家庭和睦,但更要拥有独立的自我。
生活总是美好的不容忽略,也许下一个创造奇迹的就是你我!
�*+��gp6��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