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图片发自简书App

前几天,学校运动会开幕式,每个系都在想着怎么能弄出花样,怎么才能让人眼前一亮。

作为中文有着厚重的人文底蕴的大系,利用得天独厚的条件,穿民国服装,并没有什么太大稀奇,但当姑娘们穿着汉服从中间款款走出,顿时成为全场的焦点。

姑娘们着汉服舞的一曲《礼仪之邦》,真的举手投足之间都充满了魅力。

如果不是这些年国学热,汉服热。有几人还能记得汉服这么美丽的存在。

汉族总是抱怨五十六个民族,其他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少数民族服饰,而自己的民族却没有,我想并不是没有,而是不愿意承认。

为什么突然这些年开始复兴汉服,而不是其他的,我想,和汉服几乎是贯穿整个历史存在是有关系的。

像其他的文化随着各朝代的更迭,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汉服表面虽有变化,但系带、右衽。中缝这些基本却始终并没有变。

“华夏复兴,衣冠先行;始于衣冠,达于博远。


图片发自简书App

在过去的几千年时间里,汉服承载的不仅是一种生活美学,更是传统文化的延续,汉服自“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而始,止于清代“剃发易服”。

我小时候误以为汉服就是“汉朝的衣服”,直到大了才明白,而在此期间并没有一个人能和我解释什么是汉服,我想有很多人和我一样。

我自己认为(个人观点)着汉服是在号召我们所有人拾起本属于我们的文化传统和民族自信。

汉服不仅仅只是一件衣裳,更是一种精神。

一个认识的学姐和我说,她曾无数次的想象,如果有一天,当她穿汉服出现在校园里和街头时,人们不再用投来异样的眼光该多好啊!虽然艰难,但是大家正在慢慢接受,那一天会越来越近。

我能看到学姐眼睛里的坚定。

图片发自简书App

和她说我想做一期关于汉服的,向她请教,她耐心仔细地告诉我很多关于汉服的知识。

汉族服饰几千年来的总体风格是一清淡平易为主,古代的袍服最能体现这一风格,这种风格的袍服的主要特点是宽袍大袖,褒衣博带,形制虽然简单,但一穿人身上便各人各一样,神采殊异。
朴素平易的装束反而给他们增添了一种天然的风韵。袍服充分体现了汉民族柔静安逸和娴雅超脱、泰然自若的民族性格,以及平淡自然、含蓄委婉、典雅清新的审美情趣。

我记得世界青年说某期的一个外国青年说:“他们国家很早被殖民,没有留下属于自己的文化和语言,他觉得十分的惋惜”。

一个外邦民族尚且如此,更何况我泱泱五千年华夏,文化更需要传承,更需要被后代人所记得。

我们有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汉服仅仅是汉文化的冰山一角。

认识的人里面,有许多喜欢汉文化,穿汉服的同学,其中一个男同学十分让我钦佩,我对汉服的了解很多都是从他那里得知。

他一手创建了一个关于汉文化的社团,并且在其中组织了许多弘扬汉文化的活动,平常社团的同学一起穿汉服出去游玩,每逢节日,也会一起亲手做一些传统美食,如青团、粽子、月饼。

图片发自简书App

每次看到身边或者是网上有人穿汉服,都在心里为他们点个赞。

因为有这些人的存在,我们才知道汉服,了解其魅力所在。

即使不能日常穿汉服出去,也希望逢中国传统节日,也能像少数民族一样,在节日时穿属于自己的民族服饰庆祝节日。

希望有天穿出去的汉服不再被误认为和服、韩服,也希望有一天古风文化不被狭隘理解为顽固守旧,顺应时代不代表抛却历史。

着我汉家衣裳,兴我礼仪之邦。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最近学校迎新晚会,作为中文有着厚重的人文底蕴的大系,利用得天独厚的条件,穿民国服装,并没有什么太大稀奇,但当姑娘们...
    十安camille阅读 4,659评论 2 7
  • 汉家儿女,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相携而行。 从2003年到现在,汉服一路走来,实是诸多不易,在此向各位默默付出的前辈...
    林风起阅读 9,799评论 30 69
  • 所以,在这里我就和大家分享下一些关于汉服的知识吧~ 汉服,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又称汉衣冠、汉装、...
    青山不老绿水无忧阅读 3,638评论 1 0
  • 版权信息 文章版权更好时代原创出品 执笔作者马克云(已签约) 正文字数1189字 阅读时间4分钟 首发日期2017...
    更好时代阅读 3,940评论 0 0
  • 年少不轻狂,又帅又内向,这就是学校中的我。 从小学到初中,我是老师眼中的乖学生。听话,不调皮,被当...
    无殇亦无梦阅读 1,755评论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