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家人们,大家好,新巅峰家庭教育

2019.5.20日晨间分享《学会听“画”,与孩子更亲近!》
孩子画画,如同婴儿的哭和笑,是表达自己情感的一种方式。家长了解了画中的意义,会和孩子更亲近。
听“画”,与孩子更亲近
对付“哭”这一婴儿的表达方式 ,大概没有一个父母把它的优劣作为一个问题来思量过吧。肯定不会有父母这样说:“要是再这样的哭法儿,就不给你奶吃!”更不会有父母担心:“这个孩子用这种方式哭,是不是性格上有问题啊!”
然而,对于绘画,很多父母们却用优劣来评价,乃至上升到生理分析,试图根据画来硬性判断孩子的性格。但是,孩子的画和婴儿的哭是一样的,仅仅是直接表达心情的一种方法罢了。
孩子不能用语言来充实表达,又不能靠写文字来表达,他们根据绘画来表达本身的想法,报告自己的发现。无论画的优劣,家长都应该耐心听孩子讲在绘画中想要表达的东西,明白他们所要展现的内容。
所以,孩子的画不是用来“看”的,而是用来“听”的,便是这个意思。更精确地说,孩子的画是“听”了才可以大概明确的东西。
对于孩子来说,他们的画只有被“听”,他们的绘画举动才有意义。被“听”,被明白了,就有了表达的兴趣。因此,对待孩子的画,作为家长最应该的态度便是去“听”,去了解,去欣赏!
幼儿期绘画的重要性
从出生到三四岁的几年中,孩子的身心生长速度非常快。在这短短几年中基本浓缩体现了人类从原始人到当代人的生长中所取得的进步。而我们同样可以从孩子的绘画作品中看到这些生长的足迹。
本来像猴子一样随意涂鸦的孩子,开始给圆或线赋予意义,从而得到语言,然后乃至只凭印象去绘画。孩子一个一个地经历这样的生长进程,就可以大概画出人类用于表达的画。而且,随着这个生长进程,表达的要领和内容也随之变革。绝对不应该漠视孩子的生长进程,迫使他们逾越本身生长进程的做法!
听“画”的要领
就像年岁不同的孩子画出的是有差别的画一样,年岁不同的孩子也要有不同的鼓励要领。
“听画”的要领也根据年岁有所差异。要是二至三岁的孩子,就问他“这是什么”,要听他给他所画的东西赋予的意思。
到了四岁以后,就要问“他们在做什么”,要听听他的画里故事的内容。
但是家长切记矫枉过正。一说“画是用来听的”,家长容易变得过于热心,看到孩子开始画画就喋喋不休地去询问孩子。
我们的原则是,在孩子认真画画的时间,最好不要发问。而当孩子画完了拿给你看时,再去问他就可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