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项目内容的设计

学习项目的内容设计

要求通过高效的学习方式,提升知识技能和态度,完成相应的实践任务。

依据:内容设计需要根据项目选题和目标确定,要具备一定的针对性。

学习内容的设计围绕三线展开:学习线、行动线、体验线。

业务结果的达成是由学员的行为改变达成的,行为的改变通过学习获得,要想学习效果好,学员反应也就是体验要友好。

1、学习线。即二级评估,关注学习转化。学习线包含如下内容:

1)学习内容。学习内容来自学习需求,即前面提到的通过组织分析、任务分析、人员分析得到“学习需求”,通过“学习需求”进一步得到“学习内容”。

如何得到“学习内容”?有如下三种方法:

工作任务分解法(TTT课程中有提及)、战略地图分解法、胜任力模型推导法。

2)学习方式。根据学习内容,匹配合适的学习方式。

L1:有经验的学员学习良构知识,可通过复盘总结、翻转课堂学习。

L2:无经验的学员学习良构知识,通过在线学习、在岗训练。

L3:无经验的学员学习劣构知识,常用面授讲解、经验交流。

L4:有经验的学员学习劣构知识,常用行动学习、经验萃取。

在同一个学习项目中,可能存在不同的学习方式,应根据具体的情况,综合处理。

3)培训讲师配置。

培训讲师配置也属于学习线中的内容,但一般线确定了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后再确定师资情况。

通过“培训师资”四象限进行选择:

L1:内部讲师。紧急程度比较高,并且企业具有擅长程度高的讲师。

L2:课程开发。紧急程度低,但企业具备擅长程度高得讲师。

L3:外部讲师。不擅长,但是紧急的内容。

L4:在岗训练。不擅长,也不紧急的内容。

2、行动线-- 实践任务设计。即三、四级评估,关注行为改变和业务结果。

学习完成后,学员通过哪些实践任务,做到学以致用,完成学习转化。

结果=学习*学习转化率。

实践任务的设计(目的是解决问题,提升能力):

1)师徒带教。

2)行动学习。

3)跟岗轮岗。

4)实战训练。

3、体验线--体验活动设计。也就是一级评估,关注“学员反应”,设计良好的学习体验。

体验设计--峰终定律和关键时刻设计。



涉及到表单:

1、学习需求分析表

2、学习方式匹配表

3、学习涉及体验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