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天性:感知错觉、认知偏见,以及记忆扭曲【思维灯泡,每天一亮💡】D107

思维灯泡,每天一亮,我是叶宜亮,记录今天学习的一点心得:《认知天性》第五章

学习效率的本质取决于我们领悟周围世界的能力,以及衡量自己表现的能力。

对自身思维的审视被心理学家称作元认知(元在希腊语中是“关于”的意思)

这种技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对那些迷惑我们的方法保持警觉

我们将在本章讨论通常会误导人们的东西,也就是感知错觉、认知偏见,以及记忆扭曲。

优秀的判断是一项需要学习才能获得的技能,需要敏锐地洞察自己的想法与表现。有几个因素导致我们在刚开始这样做的时候就面临劣势。其一是在不胜任某项工作的时候,我们倾向于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并认为没有理由调整自己的判断。其二是,身为人类,我们很容易被错觉和认知偏见所误导,盲从于那些我们为了解释周围环境而自行编织的故事,自以为是。

人类有一种叙事的欲望。这种欲望源于我们对模棱两可与随机事件的不适,它塑造了我们对世界的理解。当意外发生时,我们会寻求解释。这种期望厘清事情的心理会非常急切,即便我们遇到的事情并不重要。

我们喜欢的都是那些可以完美解释自身情绪的叙事。从这个角度来说,叙事与记忆结成了一体。我们刻意地组织自己的记忆,让这些记忆更容易被记住。叙事提供的不仅仅是含义,还提供了一种意识框架,好让我们把含义灌输到今后的经历与信息中,从而有效地塑造新记忆,来适应我们已有的世界观与人生观。

心理学家拉里·雅各比、鲍勃·比约克与科伦·凯利在总结了各种关于理解能力、工作能力,以及记忆错觉的研究之后指出,人们会基于主观经验做出判断,这一点几乎是无法避免的。对于过去发生的事件,和主观记忆相比,人们对客观记载的信任程度只少不多。更令人吃惊的是,我们根本意识不到自己其实是在解释自身的特殊情况。这样一来,在我们用直觉做出判断并行动的时候,对记忆的叙述就成了这种直觉中的重要部分。

我们没法记住一件事情的方方面面,所以我们只记住其中对自己的情感影响最大的元素,剩余的空白部分则由自己用细节来填补。虽然这些细节与我们的叙事内容一致,但有可能是错误的。

经过生动想象的虚构事件,可以和真实事件一样牢牢地留在记忆当中。

另一类记忆错觉是由暗示引起的,单单一个小问题就有可能导致人们出现这类错觉。

对一段记忆充满自信,并不代表这段记忆肯定是准确的。对于一起事件来说,记忆可以非常生动、完整,我们非常相信它是准确的,但到头来却有可能发现自己完全记错了。

倾向于把流畅阅读文字误认为是充分掌握了文字的内容,就会导致流畅错觉。举例来说,一个特别难懂的概念被用清晰易懂的方式表达出来,而你在看到这一概念的时候,就会觉得其中的道理非常简单,甚至会以为自己早已完全掌握了。就像先前讨论过的那样,通过反复阅读课本学习的学生,会把经由反复阅读获得的流畅感,当成自己学会了这一科目中的知识的表现,而且他们会因此过高估计自己在测验中的成绩。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推荐序一:轻松的学习是无效的关键词:检索、间隔、巩固、细化、迁移推荐序二:学习不止技巧关键词:“生成性学习”gen...
    勤劳的小飞侠阅读 1,125评论 0 1
  • 一、现象描述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是我们经常听到家长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家长从...
    杨可观阅读 144评论 0 0
  • boomerang 飞去来器 [ˈbuməˌræŋ],这个词来自澳大利亚土著,是当时的狩猎工具,如果没有击中猎物,...
    2fa222542bfe阅读 2,174评论 3 8
  • “为什么你不能好好听我说话呢?” “那为什么每次我说什么想法你都是一副否定的态度呢?人活一辈子难道就是为了那点优越...
    TamaraQ阅读 424评论 0 1
  • 这本书断断续续读了三个月,现在对自己读书后的收获进行归纳。 阅读该书前不合理的做法 不会检视阅读,不会根据目录的指...
    慧芯学堂武小英阅读 28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