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世说新语》(0017):王戎死孝和峤生孝

原文:王戎、和峤同时遭大丧,俱以孝称。王鸡骨支床,和哭泣备礼。武帝谓刘仲雄曰:“卿数省王、和不?闻和哀苦过礼,使人忧之。”仲雄曰:“和峤虽备礼,神气不损;王戎虽不备礼,而哀毁骨立。臣以和峤生孝,王戎死孝。陛下不应忧峤,而应忧戎。”

译文:王戎和和峤同时丧母,都因为尽孝而著称。王戎骨瘦如柴,和峤哀痛哭泣,礼仪周到。晋武帝对刘毅说道:“你经常去探望王戎、和峤吗?听说和峤过于悲痛,超出了礼法常规,真令人担忧。”刘毅说:“和峤虽然礼仪周到,精神状态没有受到损伤;王戎虽然礼仪不周,可是伤心过度,伤了身体,骨瘦如柴。臣认为和峤是尽孝道而不毁生,王戎是以死去尽孝道。陛下不应为和峤担忧,而应该为王戎担忧。”

拓展理解:魏晋时期,玄学盛行,士人们冲破了儒家礼教的束缚,出现越礼重情的行为。王戎作为“竹林七贤”之一,他的居丧行为带有竹林时期士人的影子,敢于冲破礼的束缚,直观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王戎在服丧期间不拘礼制,饮酒、食肉、观棋,但内心的哀伤使其形销骨立,瘦得皮包骨头,几乎支撑不住自己的身体。这表明他的孝是发自内心的,不被外在的礼数所束缚,是一种至情至性的表达。他的孝远远超过了礼数的范畴,是真正将对亲人的哀思融入到生命中的体现。

当时的人更愿意接受王戎这种祭奠逝者的方式,认为他用生命去哀思死者的行为比依循礼制来得真切,透露出当时“越名教而重自然”的倾向。

和峤在服丧期间谨守礼法,哭泣备礼,所做的一切丧礼都合乎规矩,量米而食,不多吃饭,但精神状态并未受到太大影响。这体现了他对传统孝道之礼的尊重和遵循,是一种中规中矩的尽孝方式。如记载中“和峤虽备礼,神气不损”,说明他在遵循丧葬礼法的同时,身体和精神没有受到过度的伤害。和峤严格按照礼法尽孝,但他的孝行更多地体现在外在的形式上,相比之下,王戎的“死孝”更能让人感受到其中深厚的情感。

感悟:失去亲人,悲痛是难免的,但表现的程度不一样:有的发自内心,哭得死去活来,吃不下睡不好,形销骨立;有的敷衍做作,哭是“干打雷不下雨”,所谓“活着不孝,死了乱叫”,那是装出来的孝道,是给别人看的。

其实,人死不能复生,装成孝道可耻,哭得死去活来也没有必要,重要的是在父母活着的时候要孝顺,死后父母所关心或未完成的事情继续做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个性化消息: 将用户的姓名存到一个变量中,并向该用户显示一条消息。显示的消息应非常简单,如“Hello ...
    她即我命阅读 3,285评论 0 5
  • 为了让我有一个更快速、更精彩、更辉煌的成长,我将开始这段刻骨铭心的自我蜕变之旅!从今天开始,我将每天坚持阅...
    李薇帆阅读 1,919评论 0 3
  • 似乎最近一直都在路上,每次出来走的时候感受都会很不一样。 1、感恩一直遇到好心人,很幸运。在路上总是...
    时间里的花Lily阅读 1,359评论 0 2
  • 1、expected an indented block 冒号后面是要写上一定的内容的(新手容易遗忘这一点); 缩...
    庵下桃花仙阅读 519评论 0 1
  • 一、工具箱(多种工具共用一个快捷键的可同时按【Shift】加此快捷键选取)矩形、椭圆选框工具 【M】移动工具 【V...
    墨雅丫阅读 53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