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风骨1

图片发自简书App

缥缈兮若流风回雪,皎洁兮如皓月疏朗。翩若惊鸿,惊若矫龙。浊世独立,不染红尘,不坠流年,不系因果。求得洒脱自然,寄情山水,而不知老之将至,截一段魏晋风骨,于身藏蕴养千年,寻觅遗世的清奇,将自己的人生活成艺术化,以言行举止,诗文,艺术在清谈玄理中找到人生的追求和时尚,价值观念。魏晋的风骨当有玄心,洞见,玄妙,深情,其外在特点是:颖悟,旷达,真率,那时候有陶渊明,王羲之,以及竹林七贤等。

动乱的魏晋政治时局,混乱而痛苦,思治不得的文人,苟安性命于乱世,对文化,思想和社会风气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那些循规蹈矩,那些道貌岸然,似乎都成了一个个玩笑,传统的力量在无形里消失,越来越多的名士无望中选择了飞张,叛逆。有些人佯狂而避世,在清醒与沉醉里浮沉,在痛苦与癫狂中迷失,于是有了魏晋风流。

竹林七贤的酣畅醉饮谈及陶渊明的田园生活和徐霞客遍寻不得,陶渊明后,再无迹可寻的桃花源,是什么支撑着他们的精神世界?是什么让他们飞蛾扑火?魏晋的名士都注重精神世界的纯净,无视功名利禄和富贵,内心旷达,形迹放浪,整个时代对传统礼数的束缚,为两汉以来腐朽的儒家文化,开辟了新的泉源,重新变得清新灵性盎然。

命理玄学是魏晋最为独特的意识形态,老庄思想让人们摆脱现实的纷争回归自然,回归自我。而儒家思想陷入矛盾,在动乱中不足以半卷论语平天下了,就有了儒学玄讲的流派思想了。

作为本土宗教,魏晋名士好老庄,何晏有《无为论》,王弼有《老庄注》,阮籍有《达庄论》,郭象有《庄子注》。

真正反映魏晋风度的精神特质是不外外物所累,率性而为的言行风范,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斟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庄子自然纯朴的审美观,要求人们去掉人为,回归自然,恬淡中符合自然本性,自然而然就是一种美,这样的逃避现实的方式是很多当时名士选择追求的,这是他们洁身自好的最好途径,表明了他们对当权者的不满,又最安全,符合老庄思想反对功利价值观。

魏晋风度,在很多人看来,是一种真正的名士风范,所谓真正的名士风流,由开始于才俊何晏,王弼到竹林名士嵇康,阮籍,中朝娟秀王衍,乐广至江左领袖王导,谢安,都是清朗脱俗,表现出的“烟云水气而又风流自赏”的气度,几近谪仙,为后世敬仰。崇尚自然山水,超然物外,随心随性的超脱。

托杯玄胜,远咏庄老,以清谈为经济,喜好饮酒,不务世事,隐逸为高等的人事哲学观,才能造就《兰亭集序》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魏晋风度指的是魏晋时期名士们所具有的那种率直任诞、清俊通脱的行为风格。饮酒、服药、清谈和纵情山水是魏晋时期...
    孤羽佳人阅读 1,414评论 0 1
  • 提到魏晋,我想,最与之契合的两个字便是“风度”,的确,从三曹七子,到竹林七贤,到陶渊明,再到大小谢,确实是担得起“...
    雕花楼里晒白衣阅读 5,428评论 1 14
  • 当你不由自主地把目光投向一个人时,就种下了相逢的神秘的种子。没有什么比人更吸引人。也许是肉体,或者气质,或者性...
    無影燈阅读 566评论 1 1
  • 这次出差整整用了两个月的时间,从2016跨到了2017。收获最大的一次出差。体重从78降到了69,从开始的跑2公里...
    lianyz阅读 193评论 0 0
  • 早上的美女画的太丑,不甘心,于是收拾下急躁,再来一张帅哥。 2017年12月2日,男青年头像
    画画的杜杜阅读 270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