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在读简友推荐的这篇《葡萄牙病人》,没事的时候看上一会儿,感觉很有意思。
作者以一封回信为开头,叙写了一些平凡而平淡的日常生活和周围形形色色的各种人物。当然也包括其本人的日常生活和空闲时间天马行空的所看所思所想。
信中提到的奥菲利亚,也许是真的,也许是作者凭空臆想的。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作者以这种方式把自己想要表达的情绪完整的表达了出来。
人的思想本来就是多变而善变的,而作者敏锐的感知力和洞察力更是让他多愁善感,有时候犹如陷入梦寐一般,将现实与梦境相混淆,分不清楚。
现实中的生活和工作是琐碎的、鸡毛蒜皮的。作者在休息的时候、吃饭的时候甚至走路的时候,所碰到的每一个人或物,总能触发他隐藏在心底的重重心事。
已经故去的父亲告诉过他:“……美好的东西在童年末期就会失去……”。怀念喜欢打纸牌的老婶母发出的那种啾啾喈喈的声音。还有在战争中牺牲的哥哥。作者说:“能看见的文字都是在兜圈子,而心里要说的却必须缄口不言。”
所有的藏在心底的心事都通过这封要写给奥菲利亚的这封信表达了出来。奥菲利亚或许真实存在,也或许是作者分裂出来的另外一个真实的自己,也或许是他想成为的另外一个人。以至于作者最后希望被一匹疯马撞死的老太婆就是她。
不过还是喜欢他的这一句:“生活就是投身其中,没有别样的生活,假如不给意会以地盘,那么活着比做梦还要虚幻还要无意义。”
于是作者在半是现实生活半是臆想或者思想的一通表达之后,重新回到了现实生活:“我抽出我的钢笔,仿佛大病初愈。我从文件夹里抽出一张,用新的语法谈论我对进出口贸易的看法,饶有兴趣地圈圈改改。此时,一缕淡金色的阳光在视线边缘闪耀。”
其实,现实生活中,我们有时候思想也会生病。每一个人都有另外的一面,只是有的不太敏感或者没有作者所写的那么明显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