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篷船的历史起源 五二班 覃雪莉

          绍兴乌篷船并非仅指这种脚划的小船。在过去,绍兴的乌篷船恃指那些用摇橹的“梭飞”和“三明瓦”之类的船只。这些船只构造十分精致,在船头上,雕刻有似虎头形象的动物“鹢”,其神态似在微笑,又有些可怖。汉族民间传说,古越本是泽国,在塘闸未建之前,河流直通大海,“鸽”居海内,性嗜龙,龙见而避之,所以船民就把它的形象雕刻在船头上,使龙不敢作祟,行船可获安全;船头两侧,摆有两个雕凿狮子的石墩,最考究的还用白铜制作。前舱下船要走几级扶梯,两边各有一块搁板,可放东西。这里铺上板,就可搭成看戏台;在前舱和中舱之间,设有书画小屏门,写有“寒雨连江夜入吴”、“月落乌啼霜满天”一类的诗句,画有梅、兰、竹、菊之类的图案;靠中舱的两侧有“十景窗”,可摆书籍或糕点;后舱设有睡铺和炉灶。这种乌篷船的船身较为高大,篷高可容人直立,舱内可放置桌椅,供游人打牌、饮宴。船尾至少备有两支橹,航速较快。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